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要求加强餐厨剩余物收集、运输、储存、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的监管。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通知为什么提出要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做出了解答。
负责人表示,国际上多年来的非洲猪瘟防控实践表明,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国外有专家对2008至2012年查明的219起非洲猪瘟疫情进行分析,发现45.6%的疫情系饲喂餐厨剩余物引起。研究表明,在我国发生的前21起非洲猪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与饲喂餐厨剩余物有关。这些疫情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往往呈多点集中发生。在我国要求发生疫情省份和疫情相邻省份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之后,由此引起的疫情已大为减少,这充分说明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措施的重要性。
餐厨垃圾处理的前世今生
1. 行业发展遭遇瓶颈,餐厨垃圾处理“正规军”面临尴尬处境
我国餐厨垃圾正规化处理市场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技术、市场、政策等尚未成熟,长期以来面临较多痛点及难点。
据E20研究院分析,根据我国主要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测算,近五年来中国主要城市实际每年平均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2016年产生餐厨垃圾约8865万吨。
图 2012年---2016年餐厨垃圾产生量测算
数据来源:E20研究院数据库;历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由于我国2013年未发布《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图中2012年数据为根据近几年统计数据估测得到。
而面对庞大的处理去求,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萌芽“姗姗来迟”,始于“十二五”期间。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逐步开始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十三五”期间,依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继续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根据各地餐厨垃圾产生量及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科学布局,鼓励使用餐厨垃圾生产油脂、沼气、有机肥、土壤改良剂、饲料添加剂等。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规划中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00吨/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厨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的目标。
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对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餐厨废弃物长期存在的非法收运利益链干扰,政策效果上略显“疏”不及“堵”。
根据E20研究院测算,2016年,我国餐厨垃圾合法收运处理率仅达到10%(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基准测算)。未经妥善处理的餐饮垃圾大量流入小作坊,成为地沟油提炼的原料,严重威胁我国的食品健康;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的厨余、菜场垃圾不断增加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负荷;大量乱排、偷排的餐厨垃圾加剧了“垃圾围城”。
图 2012年--2016年餐厨垃圾实际处理量及妥善处理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E20研究院数据库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餐厨垃圾项目实际处理能力仍未达到“十二五”末3万吨/日的规划要求。远不能满足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需求。
图 2012年--2016年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统计
数据来源:E20研究院数据库
据推测,到“十三五”末期,餐厨垃圾将突破12000万吨,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理论空间巨大。在巨大的市场空间面前,企业应持续探寻正规化处置的盈利模式,而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在鼓励正规化处置、提高处理补贴的同时,对非法处置的“地下党”加大监管力度,“亦疏亦堵”方可助力行业提速发展。
2. 拦截非法利益链需多方联动,政策加码利好行业回归正轨
在“十二五”规划之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长期处于发展初期,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未形成规模以上的“正规化处置军”,消纳大量餐厨、厨余垃圾的力量多来自“黑色产业链”,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大量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流入小作坊提炼形成“地沟油”,通过非法渠道回流餐桌,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部分餐厨垃圾被直接收集未经处理集中喂猪,即“餐厨垃圾猪”,也称“泔水猪”。由于餐厨垃圾成分复杂,洗涤剂、消毒剂甚至塑料袋等污染物质难以避免,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喂猪将带来极大的疾病和疫情隐患。作为“地沟油”和“泔水猪”的主要源头,餐厨垃圾的非正规处置,对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行为,并严防地沟油流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加强餐厨废弃物从产生、收运到处理处置的管理,逐步推进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从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禁止使用饭店、宾馆、餐厅、食堂产生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喂动物;到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对“泔水猪”的管理也逐渐完善。
在防疫、食品安全等相关部门的联合推动下,餐厨垃圾的两大非法处置途径均被“堵死”。E20研究院认为,此次新政的加码,在有效控制我国非洲猪瘟扩散的同时,也为久处困境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带来了重大利好。“严堵”之下,庞大的餐厨剩余物势必回归正轨处置途径,有效缓解了大量餐厨垃圾处理厂“收不到”、“吃不饱”的难题。同时必须注意的是,餐厨行业的发展困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策向好的同时,如何加强监管保障利好政策顺利落地,如何敦促食品、卫生、住建、环保等多部门有效联动管理,以及提高餐厨企业的正常补贴以保障运转等等,仍旧是行业长期需要探讨的问题。
3. 案例分享:宁波精细化布局细分领域末端处置
随着治理政策的落地,对餐厨垃圾末端处置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而产量更加庞大、来源更加分散的厨余垃圾,亦将在垃圾分类、餐厨垃圾严管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得到更加合理有序的管理。未来,精细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布局将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模板,而宁波作为垃圾分类的“排头兵”,已率先启动了前端加速全面强制分类、中端完善收运中转体系、末端健全各类垃圾处置设施的示范固废产业园建设,为更多城市提供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优秀参考案例。
宁波市固废处置中心项目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及其他配套处理设施。其中,鄞州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工程总处理规模为日均800吨,其中一期规模400吨;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工程采用分期建设方案,近期处理规模为日均420吨(废弃食用油脂20吨),总规模为日均640吨(废弃食用油脂40吨)。
各个项目同处固废处置中心园区,处理产物上下游衔接顺畅,协同效应明显。
宁波有常驻人口800万,日产垃圾量突破5000吨,每年7%的速度增长,解决垃圾问题迫在眉睫。宁波市固废处置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运,给长期打击市民分类热情的“先分后混”的垃圾分类模式画上了句号,也为大量的餐厨及厨余垃圾提供了合法、安全的“归宿”。宁波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于2018年6月投入试运行,每日餐厨垃圾处理量约300吨。厨余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初投产,进入实质性阶段。该厨余项目是浙江省和宁波市的重点工程,也是目前国内首个利用世行主权贷款、针对生活分类后厨余垃圾的大型资源化处理项目。项目按照PPP模式实施,先后被列为国家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国家发改委第二批PPP示范项目。未来,随着宁波市固废处理中心内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的相继运行、以及康恒环境重资打造的国内最严格垃圾焚烧厂的完全竣工,将为宁波市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提供末端处理保障,宁波市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将走向更加无害化、资源化的方向。
原标题: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无害化处置才是最终出路